建立党领导的第一支抗日武装——第一次联合抗日
时间:2019-07-08 09:33:30
来源:磐石市融媒体中心
“九一八”事变后,由于受左的错误路线干扰,磐石中心县委和游击队对面临的主要矛盾认识不足,仍然把土地革命时期的任务加以固化,斗地主分田地、建设苏维埃,从而四面出击,生存境况恶化,接连受挫。1932年8月,磐石中心县委决定同山林队“常占”联合,以避风头并借机扩大抗日力量。“常占”是明城镇余庆屯人,是在抗日斗争中拉起的队伍,并参加过中心县委组织的“蛤蚂河子”大暴动,是个热血青年。联合的条件是双方队伍保持相对独立,并只把磐石工农反日义勇军的第一分队同其合兵一路,其余两个分队仍独立行动,战利品谁缴获归谁。合并后的队伍由“常占”任总队长,张振国任总政委,对外报“常占”名号。这对于有效避开锋芒,隐蔽自己、调整策略起到一个缓冲作用。在同“常占”队联合的过程中,彼此戒备较多,当时满洲省委批评磐石中心县委与工农反日义勇军,指出“常占”想吞并义勇军扩充自己的势力,报“常占”号等同把自己混同了山林队,责令必须分开。也由于队伍中怀有个人企图的人从中作祟,对因分配战利品双方产生的分岐推波助澜,好合而未能好分。磐石中心县委采用“武分”的方式,使一分队脱离“常占”队,造成了双方不必要的伤亡。事后在总结这次联合抗日行动中,也一直有争论。从现有的资料中,可以看出,当时的联合是磐石中心县委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策略,也是一次统一战线的尝试。其错,在用了山林队的名号。从后来“常占”抓住杨靖宇未加伤害以及在组建“抗日联合军参谋部”“江北抗日联合军总指挥部”时,“常占”也参加了共同抗日等情况分析,当时满洲省委和磐石中心县委对“常占”的判断过于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