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领导的群众抗日斗争风起云涌之“二七”“二九”郭家店反日除奸斗争
时间:2019-03-01 17:45:28
来源:磐石广播电视台
烽火磐石 悲壮史诗
抗日斗争史概述
各位看官来了解下吧
磐石素有革命传统,1927年就发生过5000人反对军阀政府“清丈土地”的围县衙斗争并取得胜利,引起中共满洲省委的高度重视。指出:“所谓官地清丈风潮,到处皆是。磐石农民竟因此而包围县城,进逼县官”。1928年10月中共中央将磐石等地的农民运动写进《农民运动决议案》,提到“过去半年中也发生了几次农民自发的斗争,主要的如东边道的大刀会、磐石、牡丹江等处亦皆发生农民对官府或地主的争斗”。
1929年磐石有了李东光等4名中共党员,并组建了第一个党支部——呼兰集场子支部。1930年春,中共中央派遣参加过广州起义和海陆丰运动的朝鲜族党员朴奉(朴根秀)、朴根万兄弟来磐石开展党的工作。1930年5月,中共满洲省委派秘书长廖如愿来磐石建立临时县委,由朴奉负责。县委直属满洲省委领导。临时县委辖磐东、磐北2个区委、6个支部,党员40名。不久成立共青团磐石临时县委。同年8月满洲省委派巡视员陈德森,在烟筒山街召开了中共磐石县第一次代表大会,成立了中共磐石县执行委员会,选举朴奉为书记,李承雨为组织部长、安光勋为宣传部长,金光道为军事部长。此时党员80名。团磐石临时县委随之改为共青团磐石县委,书记崔凤官,下设2个特支,8个支部,团员80人。县委根据土地革命的中心任务,开展了减租减息、春荒、秋收等斗争。1931年8月,中共磐石县委改为中心县委,设组织部、宣传部。第一届中心县委书记全光,组织部长朴奉,宣传部长安光勋。团磐石县委随之改为团中心县委。
一、党领导的群众抗日斗争风起云涌
1931年7月2日,日本帝国主义为了侵略中国,不断挑起事端,引发冲突。在长春的万宝山,日本利用朝、汉两族因开垦水田挑拨离间,造成枪杀10余汉族农民的“万宝山”事件。不久又制造了杀害数百名身居日本朝鲜族华侨的排华惨案,并以此为借口,增兵满洲,激起了东北各族人民的反日怒潮。7月8日,在中共磐石县委的领导下,县城的中小学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揭露日本帝国主义欲侵略中国的图谋。同年8月又在县城组织了800多人参加的群众集会,形成了磐石各族各界人民反日斗争的浪潮。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共磐石中心县委在所辖区域内,迅速开展了有组织的抗日救亡运动: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校罢课,群众走上街头演讲、游行、示威。以孟洁民为首的爱国青年学生,上街头下农村进工厂宣传演说,控拆日寇侵略中国的暴行。中共磐石中心县委及时派出干部和党员深入城镇、农村、学校、厂矿,一边宣传抗日,一边组建各类群众反日组织。抗日烈火迅速燃遍了南满城乡大地。
1932年初,中共磐石中心县委在领导“春荒斗争”的同时组织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打击以“朝鲜保民会”为代表的汉奸组织和汉奸走狗。仅在磐石境内,上半年就开展了“二七”“二九”“三七”“四三”“五一”“五七”等多次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有深刻影响的大规模的群众反日斗争,处决了一批日寇的帮凶。
“二七”“二九”郭家店反日除奸斗争。1932年2月7日,磐石中心县委在磐东区郭家店一带召开“二七”工人大罢工纪念大会,揭露亲日组织“保民会”的反动本质和破坏汉族朝鲜族群众团结反日的阴谋,公开处决日本走狗。大会要结束时,伪军冲进会场,抓走了几名反日群众,押在伪保卫团团部。2月9日,磐石县“保民会”会长朴春圃、副会长金汉钟,理事元容国等带领3名伪巡查和60多名伪军,来到磐东郭家店一带,逮捕了23名党团员(磐东区委书记朴元灿等党团员9人)和反日群众。为营救被捕同志,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中共磐东区委立即发动党团员、反日群众、儿童团员700余人,在金鲁淑(李东光妻子)等3名女共产党员的带领下,赶到郭家店,高呼“无条件释放被捕人员”“打杀走狗”“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口号,包围了伪保卫团本部。入夜,人群似海,篝火遍地,愤怒的群众边呼口号,边向伪军做反日宣传,用草扎了朴春圃的模拟像,插上狗尾巴,呼喊吃“走狗肉”。 伪保卫团部被围困了两天两夜,救出了全部被捕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