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无声,大爱无疆。70年,磐石市民政事业跨越式发展,回望过去,磐石市民政工作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不断改革创新、补短板强基础,完善民生兜底保障,养老服务体系……各项民政事业取得快速健康发展。近年来,磐石市连续七届荣获“吉林省双拥模范城”称号;磐石市民政局被民政部评为全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先进集体;多次被民政部《中国社会报》评为新闻宣传先进单位;殡仪馆被民政部评为全国殡葬工作先进集体;婚姻登记处被民政部评为全国“3A”级婚姻登记机关;2017、2018年连续两年在全省民政工作目标责任制考评中荣获综合先进单位;连续多年被磐石市委市政府评为优秀领导班子、党风廉政建设优秀班子、优秀提案承办先进单位、信访工作先进单位等。
对殡仪馆全面升级改造,投入5000余万元新建骨灰寄存楼、殡仪服务中心综合楼、殡仪用品商场。对焚烧场、火化炉进行环保除尘升级改造。新购遗物焚烧炉,率先安装2组十二生肖环保祭祀设备。
提升婚姻登记处标准化建设,投入100余万元对结婚登记大厅、离婚登记室、候登区、便民服务区、颁证室、婚姻家庭辅导室、档案室进行全面装修改造。
改造救助管理站,投入60余万元新设接待室、保安室、餐厅、洗漱室、淋浴室、特殊寝室、医疗室、活动室,同时针对未成年人专门设立了儿童寝室、学习室、心理矫正室、读书室、儿童活动室等。
大力提倡建设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截止目前,我市建筑面积超过5000平方米的5家养老机构,有3家为医养结合型,其余规模较小的养老机构,也均与当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定了合作协议,由专业医疗团队定期为养老机构的老人开展医疗服务活动,实现了医养结合全覆盖。
鼓励和支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以康复理疗、农家风情、太极养生等特色项目作为养老服务中心的主打品牌。将前安社区、永安社区、阜康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打造为医养结合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东兴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由市太极拳协会负责运营,免费传授太极拳法;创业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利用城郊优势,建设生态园,打造我市的养老休闲“后花园”。中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利用社区培训学校硬件条件,开办社区大学; 利用“互联网+养老”改变传统养老模式,在石嘴镇开展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试点,有效整合各类养老服务资源,让农村留守老人享受城市老人一样的养老健康管理服务。每年至少组织召开养老机构负责人培训会议2次,会上聘请专业人士授课,增强负责人的服务意识。
积极落实城乡低保综合施救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政策,实现低保兜底保障目标,切实有效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为了不断满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需求,强化农村低保制度与脱贫攻坚政策的有效衔接,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调整提高我市城乡低保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使我市城乡低保标准位居全省一类水平。农村低保工作规范有序。加大社会救助政策宣传力度,印制10万份《社会救助政策解答》手册,方便广大群众知晓救助政策;强化工作人员工作能力,公开举报电话和电子信箱;同时,对全市18个乡镇街的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工作开展督导检查,确保社会救助工作健康有序发展,切实维护困难群众切身利益;严格落实低保经办人员近亲属享受低保备案制度,最大程度的杜绝了“人情保”、“关系保”、优亲厚友等现象。
为推进和规范我市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相关文件规定,全市范围内开发的楼盘,必须按照规划面积5‰的比例配套建设社区办公用房或按每平方米10元的标准上缴社区建设费,并以此作为开发商办理预售等后续手续的要件。截止目前,我市共建有城市社区12个。社区用房面积至少800平方米以上,新建社区办公用房达到1000平方米。此外,我市投入800余万元,用于社区内部装修改造,基础设施设备建设,使我市社区建设和发展步入快车道。
全市12个城市社区全部建立社区公共事务服务中心,以居家需求为导向,增强社区服务功能,实现居民办事“一站式”服务,同时,建立社会工作服务站和社区工作者工作报酬联动增长机制,确保社区工作者工资不低于非私营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工资水平,扩大社会工作者职称补贴范围,鼓励和引导社区工作者考取社工资格。目前,全市城市社区专业社工总数达到54人,平均每个社区达到4名以上。
此外精神障碍社区康复工作进入具体实施阶段,其中石嘴镇中兴社区被列为省级4个试点之一。
海阔帆直春潮涌,风劲好扬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磐石市民政人将以稳健的步伐再出发,始终改善和保障民生,不断朝着让磐石百姓更加幸福的目标努力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