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石广播电视台
  • 客户端下载

磐石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建设美丽乡村

时间:2019-07-18 18:05:52 来源:fish

分享到:

耕耘成就梦想,奋斗收获幸福。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 周年,70年,我市在新中国的摇篮里,沐浴着改革的春风茁壮成长,以奋斗的姿态走进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农业结构调整等一系列政策在这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如今,农业发展了,农村变美了,农民的生活也一天天好起来了。

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始终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放在全市重要地位,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以科技兴农为突破口,转变落后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促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

近年来,我市围绕现代农业“三大体系”,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建立较完整的农业供应链服务体系,以服务需求带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促进农业向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方向发展。产业体系方面,着力扶持农业加工龙头企业,推动金刚山食品、鑫达农业、卓轶健康食品、众合食品等龙头企业投产达效,综合加工能力达到35万吨。目前,我市发展绿色稻米1500公顷、中草药材3000公顷、蔬菜种植5000公顷、大豆种植2万公顷、食用菌8000万袋,特色产业产值突破40亿元,增长11%。生产体系方面,着力打造农业示范园区,依托农产品加工企业和中草药材、食用菌、绿色稻米种植基地等资源优势,学习借鉴田园综合体发展模式,全面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加快发展设施农业,规划打造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区、中草药产业示范区、食用菌产业示范区、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休闲观光示范区“五大示范区”。积极推进棚膜产业带和日光温室建设,新建标准棚室800亩、简易棚室3500亩。完成500公顷高标准农田和1000公顷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依托铁塔公司优势资源,加快“互联网+农业”、智慧农业建设,将物联网、大数据、电子商务等互联网技术更多应用在农业生产各领域,带动传统农业优化升级。加快推进全程机械化发展,建设5个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全市农业机械化率达到80%。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扶持规模养殖场标准化改造,新增省级标准化示范养殖场3个。经营体系方面,着力创新经营模式,组建农业投资集团,通过与中国供销集团、中合新农业、吉高物流港等企业合作,共造“中合直供”品牌,把我市打造成东北农产品交易中心。继续做好“三品一标”认证工作,加强农业品牌体系建设。

推进农村各项改革  增强农业发展活力 

十八大以来,我市着力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农业经营体制及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等取得重要进展。启动和建设乡村振兴服务平台。在已完成磐石市级综合服务核心区和2个乡镇综合服务中心及4个村屯综合服务站建设的基础上,借助吉高物流发展优势,强化政企合作,推动磐石农业投资,运用互联网手段,全力打造农业综合服务平台,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全产业链服务,促进三产融合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利用我市独特的地理和区位优势,通过以商招商、环境招商等形式,积极引进域外农业龙头企业,在保证粮食产量稳定的基础上,围绕引进的域内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将重点根据企业需求引导农民调整结构,出台扶持政策,调动农民结构调整积极性,大力发展蔬菜、中草药、食用菌、绿色稻米、畜禽养殖等五大特色产业。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近年来,我市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中,通过采取推进 “六清”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建设省级新农村重点村项目、推进省级美丽乡村创建工作、开展美丽庭院、干净人家创建评比工作、推进乡镇政府所在地“三线下地”工程建设等措施,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同时,编制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实施“三点三线”工程,创建省级美丽乡村1个,完成11个重点村14个项目建设任务。整合涉农资金,以磐桦线为主线,打造13个重点村屯。采取“小型磁脉冲处理器”实现垃圾就地处理,通过两种模式最终实现全市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清运处理全覆盖。全面落实河长制,全市145条河流均设立县、乡、村三级河长,编制完成“一河一图”、“一河一档”,启动实施巡河、清河及污水截流工程、河流智能化监控项目。实施“路田分离”,修建植树台680公里。清收还林工作位列地区前列。

2017年,我市的农村绿化美化工作在省和吉林市评比中分别获得优秀县市和地区第一名。“六清”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综合考评也位居吉林地区一类第一名。

如今,在磐石这片充满生机的沃土上,一个个宜居生态村不断涌现,一个个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产业项目开花结果......新时代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一幅幅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在磐石大地上徐徐展开。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