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宝山乡坚持以“一产调整,二产带动,三产融合”为核心目标,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构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格局。
破解“三大难题”,夯实产业基础。科技赋能,破解产品质量不高难题。深化与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吉林省果树研究所合作,科学制定“植保管理”方案,解决“高产量低质量”问题,确保优质果产出率达80%以上。北锅盔村被评为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深研创优,破解品牌不优不强难题。持续推进北锅盔村锦绣海棠、长兴村绿色稻米“两品一标”认证,提高磐海水库鱼品质。加大“中科年货节”产品推介力度,通过可视农业实施“科学家认领一棵锦绣海棠”的“云养树”计划。积极对接“果叔”“果唯伊”等精品水果连锁超市,不断提高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拓宽渠道,破解产品销售难题。以磐宝农产品有限公司为主体,拓宽集中销售渠道。在北锅盔村建立电商销售中心,采取网红联销、果农直播等方式扩大销量,设计精品果专属包装,实现从“称斤”卖到“论个”卖,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
实施“三项举措”,助推二产升级。扩大加工产能。依托域内龙头企业康泉饮品有限公司,建设占地1.3平方米的果品深加工及电商直播基地,改进现有果酒、果醋产品包装,扩大产能到3000吨。研发罐头、果脯、果酱等5个新产品。今年9月份,成功举办发展中国家优质地理产品生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培训班,“千塘磐石”项目成果入选联合国粮农组织亚太区域“一国一品”知识共享平台“好实践”案例,并接受央视媒体宣传报道。延伸产业链条,充分利用现有3个果品冷鲜库,完善仓储保鲜技术,实施错峰、反季销售,持续提升产品附加值。
开展“文旅双带”,激发三产活力。打造特色文化“节”。举办第七届“赏花节”“采摘节”,开展第九届“冰雪节”;推进以磐海水库、锅盔水库、西孤顶子水库为基础的“夏钓”“冬捕”基地建设,持续完善宝山乡“春赏花、夏休闲、秋采摘、冬舞雪”四季生态游。打造红果文旅“线”。发挥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优势,推进柰林漫道、劉公泉、观境台、自行车骑行线路、水库屯垂钓基地于一体的5公里环形旅游线路建设。打造休闲旅游“圈”。在现有水库渔村、红果小院民宿基础上,以大锅盔屯为试点,采取“一庭两院”发展模式,与吉林建筑大学合作,打造吉乡农创园项目,总投资100万元,改造民宿2处,新建木屋民宿2处。
初 审:赵爽
复 审:家兵
终 审:王赫